成语 | 乘兴而来 |
释义 | 乘兴而来chéng xīng ér lái 【词源】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 “王子猷居山阴, 夜大雪, 眠觉,开室命酌酒,四望皎然,因起仿徨, 咏左思《招隐》诗。忽忆戴安道, 时戴在剡, 即便乘小船就之, 经宿方至, 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 王曰:‘吾本乘兴而行, 兴尽而返, 何必见戴。” 【词由】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, 任性放达, 弃官东归, 住在山阴。有一天, 夜里下大雪, 等他一觉醒来, 雪停了, 但见月色清朗,长空无云。这时,他一面喝酒,一面咏诵左思的诗。可是, 心里总不那么踏实, 突然想起了会弹琴的朋友戴逵。他想: 如果戴逵在这里,琴声伴月影, 友人话衷肠, 这是多么富有诗意啊! 想到就做, 他立即乘一只小船到戴逵家去。由于路程较远,直到天亮才到。可是到了戴家门口,却又不进去了,马上掉转船头原路回家。有人问他为什么是急急忙忙去的,到了又不进去呢?他说:“我本是乘着兴致去的,兴致没有了也就回家了,我为什么要见到戴逵呢?” 【词义】 乘着心头的一时高兴而来。兴:兴致,兴趣。多指高高兴兴地来到。 【书证】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各军士未及领赏,草草而散。正是: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