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道不拾遗
释义
道不拾遗dào bù shí yí

【词源】 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道不拾遗, 民不妄取。”

【词由】 战国时期,卫国有个卫鞅的,(后称商鞅) 十分赞赏齐国宰相管仲, 解“尽改齐国之旧。”后来,卫鞅当了秦国的宰相, 便竭力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。他废除了井田制, 推行了郡县制; 他重视开垦荒地, 奖励百姓耕种; 他训练百姓打仗, 走富国强兵的道路。新法推行了十年,百姓富足了, 掉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回家,荒山野地也没有了盗贼;国家富强了, 连周朝的天子也更加尊重秦国了。

【词义】 路上遗留了东西, 没有人拾走。遗:指丢失的物品。形容社会风气的良好。也作“路不拾遗”。

【书证】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秦人皆趋会; 行之十年, 秦民大说 (悦),道不拾遗,山无盗贼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 第十一回: 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 四方瞻仰, 称为西方圣人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2:4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