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直言不讳
释义
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

【词源】 《晋书·刘波传》:“臣鉴先徵,窃惟今事,是以放肆狂瞽,直言无讳。”

【词由】 东晋时候,北方的前秦(氏族)常常南下攻城略地。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率领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向东晋扑来。东晋司徒谢安派他弟弟谢石、侄子谢玄,率八万人马北上抗秦。淝水一战,东晋打败了前秦的主力,苻坚只剩下十几万人,连夜逃到洛阳。这时晋孝武帝想物色一位将领出镇北方,于是想到了曾在北方后赵石勒政权中担任过参军、现在东晋当冠军将军的刘波,就命令他统督淮北诸军,改任冀州刺史。刘波接到命今时正在生病,年岁又大,觉得力不从心了,因此上疏道:“我患着重病,朝不保夕了。但我从晋朝开国的历史,联想到今天的国事,尽管自己愚妄无知,仍想有话直说,毫不隐讳。”接着,他劝皇上要远小人,亲贤臣,勤于政事。以后不久,刘波就病故了。

【词义】 有话就直说,毫不隐瞒、忌讳。讳:避忌、隐讳。原作“直言无讳”。

【书证】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十二:“九哥你既专诚问我,我便直言不讳。”王蒙《最宝贵的》:“小李知道,直言不讳,这是书记对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最起码的要求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五十二:“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, 才敢这样直言不讳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9:42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