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弃之可惜 |
释义 | 弃之可惜qì zhī kě xī 【词源】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 【词由】 三国时蜀主刘备阳平一战,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。不久,曹操亲自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,经过斜谷、汉中,到了阳平,准备与刘备决一死战。哪里知道刘备自从杀死夏侯渊后垒筑工事,准备凭险拒守。曹操多次挑战,刘备就是不应。曹操这时进退两难,战吧,对方不理睬。呆下来吧,粮草供应也会有困难。最后,想退兵了,于是传出了“鸡肋”的口令。当时,他部下许多人不知道曹操的意向,只有主簿杨修准备好了行装。众人吃惊了,问杨修道:“你怎么知道曹公要撤走呢?”杨修答道:“这‘鸡肋’,丢掉它觉得可惜,吃它吧又没什么东西,用‘鸡肋’比喻汉中,我就料到曹公要收兵回去了啊。”不多天,曹操真的回长安了。 【词义】 抛弃它未免觉得可惜。弃:抛弃,扔掉。 【书证】 鲁迅《准风月谈·后记》:“因为这是一瓴我们的‘改悔的革命家’的标本作品,弃之可惜,谨录全文,一面以见杨先生倒是现代‘语录体’作家的先驱,也算是我的《后记》里的一点余兴罢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