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食少事烦 |
释义 | 食少事烦shí shǎo shì fán 【词源】 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亮使至,帝问曰:‘诸葛公起居何如,食可几米?’对曰:‘三四升。’次问政事,曰:‘二十罚以上皆自省览。’帝既而告人曰:‘诸葛孔明其能久乎!’竟如其言。” 【词由】 三国时,蜀主刘备死后,丞相诸葛亮忠心耿耿地扶助刘禅继位。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,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,兴师伐魏。在大军渡渭水之前,诸葛亮曾派人出使魏国。宣帝司马懿接见了蜀使,并问道:“诸葛先生起居情况怎样?每天能吃多少饭?”蜀使回答说:“每天只能吃三四升饭。”司马懿接着问诸葛亮处理政事的情况,蜀使说:“凡是该处罚二十板以上的公文,他都亲自审理。”接见以后,宣帝司马懿随即对手下人说:“诸葛亮吃得那么少,而工作量又那么繁重,肯定活不到多久了!” 【词义】 吃得少,而事情十分繁杂。烦:繁杂,繁多。形容工作辛苦。 【书证】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三回:“孔明食少事烦,其能久乎!”清·金圣叹《西厢记序》:“既而又因感激三顾,许人驱驰,食少事烦,至死方已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·南京印象·七》:“他的‘食少事烦’,使我为他忧虑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