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钩心斗角 |
释义 | 钩心斗角gōu xīn dǒu jiǎo 【词源】 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 【词由】 公元前212年,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民工,在郿邬岭(即今西安市西阿房村)开始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。因为宫殿的前殿所在地名为阿房,故这座宫殿名阿房宫。阿房宫东西长五里,南北宽二里。其前殿东西五百步,南北五十丈,殿上可以坐万人,殿下可以建五丈旗。阿房宫不仅规模空前,它的土木建筑也颇有艺术性。唐代大诗人杜牧在《阿房宫赋》中,对阿房宫的建筑作了这样的描写:宫中相距五步就有一座大楼,相隔十步就是一座高阁,真是楼阁林立。回廊的细腰弯弯扭转,飞檐的尖嘴直啄高空。各自占据特有的地势,互相配答得钩心斗角。可惜的是,这么一座宏伟、华美的建筑物,在秦末战乱中,被项羽一把火化为了灰烬。 【词义】 原指宫殿建造得精巧。钩:也写作“勾”;心:宫顶;角:屋角。现比喻各怀鬼胎,互相争斗。吴楚材·吴调侯注:“或楼或阁,各因地势而环抱其间。屋心聚处如钩,屋角相凑若斗。” 【书证】 鲁迅《两地书》十五:“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,竟肯如此钩心斗角,无所不至呢。”茅盾《一个女性》:“她学习他们的思想方式,他们的言语举止,他们的小巧小智,他们待人接物的勾心斗角。”朱自清《论老实话》:“说到战争,还有句老实话,‘兵不厌诈!’真的交兵‘不厌诈’,钩心斗角,捉迷藏,耍花样,也正是个‘不厌诈’!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