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钟馗捉鬼 |
释义 | 钟馗捉鬼zhōng kuí zhuō guǐ 【词源】 宋·王莹 《群书类编故事·梦钟馗》引 《唐逸史》卷二:“俄见一大鬼, 顶破帽, 衣蓝袍, 系角带,趿(ta)朝靴, 径捉小鬼, 先刳其目, 然后擘而啖之。上问大鬼曰:‘尔何人也?’奏云:‘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。” 【词由】 传说唐明皇 (即唐玄宗) 在骊山(今陕西临潼县)患了疟疾病。一天白天, 他睡梦中看见一个小鬼,身着红裙,光着一只脚,腰里挂着一只鞋,插着一柄竹扇,在那儿偷盗贵妃杨玉环的绣花香囊和玉笛。明皇斥问那个小鬼,并准备呼唤武士擒拿时,忽然看到一个头戴破帽、衣穿蓝袍、系着角带、拖着朝靴的大鬼,伸出一着手臂,捉住了偷东西的小鬼,挖出他的眼珠,而后吃了他。明皇问大鬼道:“你是什么人?”答道:“我是终南山没有考中武举的钟馗,特来为皇上清除天下的妖怪的。”这时,明皇醒了,疟疾也好了,于是就叫画工吴道子根据他梦中所见形象画成图象,命令天下人在年终时悬挂着,以驱除妖邪。 【词义】 钟馗捕捉偷东西的小鬼。钟馗:传说中能打鬼的神。比喻驱除坏人、邪恶。 【书证】 宋·陆游《辛酉除夕》诗:“登梯挂钟馗,祭灶分其余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