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行成于思 |
释义 | 行成于思xíng chéng yú sī 【词源】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国子先生, 晨入太学, 招诸生, 立馆下,诲之曰:‘业精于勤, 荒于嬉, 行成于思, 毁于随。’” 【词由】 韩愈四十六岁时任国子博士, 他根据自己的实地经验, 写了《进学解》, 提出了关于“为学”的一些看法。开头就写国子监的先生对学生训话、勉励。假托了这样一个故事: 国子监的博士一早就到太学里去了。到了太学里就把学生召集起来, 站立在国子馆前, 谆谆地教导学生们:“学业要精, 精从何而来呢? 只有刻苦、勤奋地学习; 有的人学业精不起来, 学到一点也可能荒废掉, 究其原因,是心不在学习上,只想玩乐。品德修养也有高尚和卑劣之分, 高尚的品德, 只有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具有;而品德的卑劣是在于盲目地跟人家学, 学了人家不好的东西。” 【词义】 思想品德的养成, 在于自己的独立思考。行:品行,行事; 思:思考。后多用来说明做事之所以做得顺利而又成功, 在于反复思考和分析。 【书证】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孔夫子提倡‘再思’,韩愈也说‘行成于思,,那是古代的事情。现在的事情,问题很复杂,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