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引而不发 |
释义 |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 【词源】 《孟子。尽心上》:“公孙丑曰:‘道则高矣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,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孜孜也。’孟子曰:‘大匠不为拙工,改废绳墨;羿不为拙射,变其彀率。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’” 【词由】 有一天,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道:“道确实高呵,美呵,正象登天一样, 似乎不可达到, 为什么还要使人们每天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呢?”孟子回答说:“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有拙劣的工人而废其规矩;羿者也不因为有拙劣的射手而改变他开弓的标准。君子教导别人就象射手开弓一样,开满了弓,却不射出去, 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。” 【词义】 教人射箭的人拉满弓、搭上箭, 但不把箭射出去, 以便让学箭的人去领会。引: 拉弓; 发:射箭。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。也比喻做好准备, 等待时机。 【书证】 毛泽东 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 “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: ‘引而不发, 跃如也。’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