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释义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jiān tìng zé míng piān xìn zé àn

【词源】 东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 兼也; 其所以暗者, 偏信也。” 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二年》:“上问魏征曰: ‘人主何为而明, 何为而暗?’对曰:‘兼听则明, 偏信则暗。’”

【词由】 有一次, 唐太宗同宰相魏征在一起谈论治国之道。太宗问魏征: 做皇帝的是由于什么样的优点而成为贤明的? 又是由于什么样的过失而使他糊涂的?”魏征答道:“贤明的皇帝之所以贤明, 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; 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涂, 是因为片面地只爱听少数人的话。” 接着魏征借用古帝尧、舜为例说明他们善于听取四面八方的,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见,所以能战胜敌人,保住天下。又借用秦二世、梁武帝和隋炀帝为例, 说明他们偏听偏信, 结果都不免遭到悲惨的失败。太宗听罢, 十分赞成,采用了魏征的说法, 故政局比较稳定, 国家繁荣昌盛。魏征死后, 唐太宗对他敢于直言相告, 非常怀念。他痛哭着说:“以铜为镜, 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, 用史作镜, 可以看到国家的兴亡的经验教训; 用人作镜, 可以知道行政得失。现在魏征逝去了, 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!”

【词义】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, 就能明辨是非, 单信一方面的话必然昏愦糊涂。明: 明白; 暗:昏愦,糊涂。

【书证】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唐朝人魏征说过:‘兼听则明, 偏信则暗。’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8:42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