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血流漂杵
释义
血流漂杵xuè liú piāo chǔ

【词源】 《尚书·武成》:“戊午师逾孟津,癸亥陈于商郊,俟天休命。甲子昧爽,受率其旅若林,会于牧野。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

【词由】 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,得到许多诸侯的支持,进军很快。戊午这一天即正月二十八日过了孟津,到癸亥这一天即二月三日就到了商朝都城的郊外,等待一个有利时机总攻。甲子这一天即二月四日的黎明,很多诸侯都主动地把军队交给武王指挥,以讨伐纣王。于是,在牧野这个地方和纣王的军队决战了。战斗一开始,纣军连战连败,没有力量抵挡武王。纣军的前哨部队都倒转戈头回过来杀自己的人,出现前军攻打后军的情状。作战的地方血流成河,能把杵都漂浮起来。

【词义】 打仗时流的血能把木杵漂起来。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木棒。比喻战争残酷,杀伤的人极多。亦作“流血漂卤”、“流血浮尸”、“流血浮丘”。

【书证】 《新书·益攘》:“炎帝无道,黄帝伐之涿鹿之野, 血流漂杵, 诛炎帝而兼其地, 天下乃治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一回:“若崩厥角齐稽首,血流漂杵脂如泉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伏尸百万, 流血漂卤。”《越绝书,外传记·吴王占梦》:“吴士涉江, 流血漂尸。”《管子·轻重》:“必有流血漂丘之战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0:49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