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良工心苦 |
释义 | 良工心苦liáng gōng xīn kǔ 【词源】 唐·杜甫 《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》: “老夫平生好奇古, 对此兴与精灵聚。已知仙客意相亲, 更觉良工心独苦。” 【词由】 诗人叙述的是这样一件事:乾元元年的一天清晨, 玄都观的李尊师来访。诗人正在梳头, 一听说李道士, 就急忙上前迎客, 把他请进屋来。李道士拿着裱好的画, 上面画的是青松。松林幽静得很。松树看起来不是画的, 就和真的松树一样。松树长在崖岩之上, 盘曲的形状就象虬龙在游动。诗人和李尊师一同赏画。平生好奇古的杜甫,这时的思绪完全被画吸引住了。他不仅明白李尊师的来意是要他为画题诗, 尤其是叹服画家的高明, 用心也够精到的了。 【词义】 优秀的艺术家对艺术创作都是苦心经营的。良工: 手艺高明的工匠。也指经营某事的用心之深。亦作“良工苦心”。 【书证】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》: “谛听其声, 如出一口, 无高低断续之痕者, 虽曰良工心苦, 然作者深心, 于兹埋没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特特的给我父母立了这座家庙。不但我身有所归, 便是我的双亲也神有所托。这是一片良工苦心。”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胭脂》:“呜呼! 人皆服哲人之折狱明, 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