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混淆黑白 |
释义 | 混淆黑白hùn xiáo hēi bái 【词源】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白黑溷(混)淆,清浊同源,天下谨,咸曰财货上流,为朝结讥。” 【词由】 东汉安帝刘祜时有个大臣叫杨震。他为人正直,做官清廉;对中饱私囊的权贵敢于揭露,甚至安帝做了不对的事,也敢直言谏诤。汉安帝延光二年(公元123年),杨震被任命为太尉。安帝的舅父耿宝私下向杨震推荐两个人,被杨震拒绝了,耿宝因而怀恨在心。后来,安帝给奶奶建造一座住宅,宦官樊来、王永等负责这项工程中,接受贿赂,趁机贪污钱财,杨震即上疏安帝道:“樊来、王永等人依仗皇上身边的奸佞,贪赃枚法,胡作非为,弄得黑白混淆,是非颠倒,使上下议论纷纷,内外不安宁,希望皇上慎重度量处理。” 【词义】 故意搅混黑、白的界限。指有意制造混乱,使黑白颠倒,好坏不分。 【书证】 清·章炳麟《致梁启超书》:“盖党见纷争,混淆黑白,虽稍与立异者,犹不司保,况素非其类邪?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,再论“文人相轻”》:“今年的所谓‘文人相轻’,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,掩护着文坛的昏暗,也在给有一些人‘挂着羊头卖狗肉的’”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