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克伐怨欲 |
释义 | 克伐怨欲kè fá yuàn yù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‘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。子曰:‘可以为难矣,仁则吾不知也。’” 【词由】 有一次,孔子的学生原宪请教孔子:什么叫做耻。孔子回答他说:“国家有道的时候,只知道拿自己的俸禄,而不去做一番事业,这是最可耻的;国家无道的时候,仍然只是拿自己的俸禄,而不退出政台去独善其身,这也是最可耻的。”原宪说:“一个人只要能强制住好胜、自矜、愤恨、贪欲,就可以成为一个仁人了。”孔子说:“一个人能够把这四个方面的私念强制住,确实是不容易的。然而这样的人是不是就成为仁人了呢?这就很难说了。仁人的标准比这要高得多。” 【词义】 指好胜、骄傲、妒忌、贪婪四种恶德。何晏集解引马融曰:“克,好胜人也;伐,自伐其功也;怨,忌小怨也;欲,贪欲也。” 【书证】 元·李冶《敬斋古今》卷二:“饮酒温克,则克为良;克伐怨欲,则克为狠。”清·俞正燮《癸已存稿·于谦狱论》:“万厉甲辰九日,东林会讲克伐怨欲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