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发愤忘食 |
释义 |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叶公问孔子于子路, 子路不对。子曰:‘汝奚不曰:其为人也, 发愤志食, 乐以忘忧, 不知老之将至, 云尔?’” 【词由】 春秋时楚国的沈诸梁, 封于叶, 人称叶公。孔子周游列国, 经过楚国的叶邑时, 叶公接见了孔子和他的学生。在接见时, 叶公悄悄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。子路猝不及防, 不知如何回答, 便默不作声。事后, 孔子便对子路说:“你为何不这样说:‘他的为人, 专心学习时常忘了吃饭, 高兴起来就忘忧愁, 好象不知道衰老就要来了,’如此而已。” 【词义】 专心学习, 忘了吃饭。形容极为勤奋。亦作“发愤”。 【书证】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诗三百篇, 大抵贤圣发愦之所为作也。”唐·李白 《白马篇》诗:“发愤去函谷, 从军向临洮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 第三十四回:“安老爷道:‘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, 也好,就由你去。’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