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百折不挠
释义
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

【词源】 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【词由】 从前有个名叫桥玄的人,为人正直,性格刚强。有一天,他生病在家,卧床不起。一伙强盗手执大刀,捆绑着他的儿子走进来,对着桥玄吼道:“赶快拿出钱来,不然我就当着你的面,把你儿子劈成两段。”面对强盗的威胁,桥玄毫不屈服。过了一会儿,当时武官阳球得到消息,带领一队官兵赶到桥家。阳球因怕强盗杀害桥玄的儿子,不敢下手。桥玄见此情形,大声喊道:“赶快捉拿强盗,难道怕伤我的儿子的性命就放走坏人吗?”阳球听了,奋力上前捉拿强盗。可官兵尚未近身,桥玄儿子就被强盗杀害了。桥玄这种在盗贼威逼下不屈服的精神为后人所称道。后来蔡邕在《太尉桥玄碑》中写道:“桥玄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【词义】 不管经受多少挫折,也决不屈服。折:挫折;挠:弯曲。形容意志坚强。亦作“百折不回”。

【书证】 清·姚莹 《复杨君论诗文书》:“耿耿自矢, 百折不回。” 老舍《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》:“我们应该是拥护真理, 从斗争中寻求真理的百折不挠的战士, 以文艺作品鼓动人民的革命斗争的热情, 而不是为个人的名利, 仗着一些技巧, 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。”黎汝清 《万山红遍》:“郝大成百折不挠, 具有不找到这条道路死不瞑目的决心,……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2:39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