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百闻不如一见 |
释义 | 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jian 【词源】 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隃度。臣愿驰至金城, 图上方略。” 【词由】 西汉宣帝时代, 羌人常侵入边境骚扰, 还杀死宋城的官吏。宣帝看到告急公文,便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。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,曾在边境和羌人周旋过几十年,这时自告奋勇要求带兵前去征讨。宣帝问他要带多少兵去?赵充国说:“百闻不如一见。用兵是很难在老远的地方算计好的,我想到实地调查一下,等定下攻守方略,再行上奏。”宣帝点头应允。赵充国带领人马渡过黄河,侦察了地势和敌情,又从俘虏口中得知羌人的内部情况,然后定出了勒兵屯守、对羌人分化与各个击破的策略,奏知宣帝。这样,很快就平定了羌人的骚扰。 【词义】 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。表示亲眼看到远比听人家说来得可靠。 【书证】 梁信《从奴隶到将军》下集第五章:“一记者:‘百闻不如一见。将军!我代表本记者团请教……’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