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翘足而待 |
释义 | 翘足而待qiáo zú ér dài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君尚将贪商、於之富, 宠秦国之教, 畜百姓之怨, 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,秦国之所以收君者,岂其微哉?亡可翘足而待!” 【词由】 秦孝公时, 宰相商鞅 (即卫鞅)实行了变法,十年中得罪了许多王亲贵戚。尽管商鞅帮助秦孝公对外东征西伐,对内严刑酷法,建立了不少功劳。秦孝公为了答谢他的功绩, 赐给他于、商 (今陕西省商县一带) 等封地, 但怨恨他的人不少。有一次, 商鞅想与当时贤明的隐士赵良结交朋友, 还请他当官, 赵良一一婉言谢绝了。但他坦率地指出商鞅平日树敌太多, 危如朝露, 因此一再劝商鞅不要居功自傲, 不如及早归还封地, 回老家养老。他还对商鞅说:“如果秦孝公一旦死了, 收拾你的人一定不少, 对你的发落也不会轻的, 这是一翘足的时间里就可等待到来的啊!”商鞅听不进他的劝告。后来,孝公一死,继立为王的公子驷 (即秦惠王) 车裂了商鞅, 抄灭了商鞅之家。 【词义】 一抬腿一翘足的短时间内就可以等待到。翘足: 抬脚。形容时间短暂。指事情很快就要发生或实现。 【书证】 《后汉书·陈球传》:“政出圣主,天下太平,可翘足而待也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但勤攻吾之阙,责吾之短,则事可定,贼可灭, 功可翘足而待矣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