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裹足不前
释义
裹足不前guǒ zú bù qián

【词源】 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,却宾客以业诸侯,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。”

【词由】 战国末期, 秦国愈益强大起来, 秦王屡次兴兵攻打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诸国, 大有一统天下之势。六国中那些有才之士, 认清时局, 纷纷投奔秦国。六国之士来到秦国后, 极大地影响了秦国贵族的权势。又巧逢韩国有个人在秦国搞间谍活动被发觉, 秦王在秦国贵族的煽动下, 颁布了逐客令。丞相李斯也在被逐人员之中, 因为他本是楚国人, 后来眼见楚国日衰,才投奔秦国的; 来秦国后, 受到吕不韦的赏识, 才由郎官升至廷尉、丞相的。李斯以为秦王的逐客令下得不对, 便写了 《谏逐客书》上奏秦王。谏书中说: 山不嫌弃一个小土块, 才造成了它的巍峨高大; 河海不挑剔每条细流, 才造成了它的深渊, 君王不排斥众多的人才, 才使他的德业发扬广大。如今秦国却不顾百姓的利益, 让人才去辅助敌人; 拒绝客卿、让他们去帮助别国建功立业。使天下能人只好往后退却,不敢西向,停住脚步不入秦国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武器和粮食送给敌人啊!秦王阅罢李斯的谏书,幡然醒悟,立即撤销了逐客令。

【词义】 原意是缠住脚步,不能前进。裹:缠绕。形容停止不前。

【书证】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六回:“天下智谋之士,闻而自疑,将裹足不前,主公谁与定天下乎?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九章:“我们不能做有名无实的党员,不能总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。”陶铸《革命的坚定性》:“当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便唉声叹气,裹足不前。”程树榛《大学时代》:“科学春天,已经不可阻挡地走来了,那么,他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,裹足不前呢?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0:28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