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志在四方 |
释义 |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【词源】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姜氏杀之, 而谓公子曰:,子有四方之志。其闻之者, 我杀之矣。” 【词由】 春秋时代, 晋公子重耳流亡在齐国的时候, 齐桓公很优待他,还给他娶了姜氏做妻子。重耳舒适地在齐国过生活, 竟不想再作什么远大的打算了。这时, 跟重耳出逃的随从人员很着急, 便偷偷地商议设法让重耳离开齐国。不料, 姜氏的一女仆听到了这一秘密, 并即刻报告姜氏。姜氏听了, 当即杀死了女仆, 然后对重耳说:“你心怀四方大志, 这很好。你放心去吧, 我已经处死了听到你们秘密商议的女仆。”重耳一听很惊讶, 马上明确表态道:“我没有打算离开你, 也没有打算离开齐国啊!”姜氏劝导说:“你的确应该远走高飞,若这样贪图安逸, 会妨害你的前途的。”但是重耳还是不听。于是, 姜氏便和侍从一起, 用酒灌醉重耳, 而后将他弄上马车, 立即离开齐国。后来重耳游历好几个诸侯国, 经受了一些锻炼, 终于回国继承了君位, 成了当时有名的霸主——晋文公。 【词义】 胸怀天下大志。四方: 指东南西北, 即天下。 【书证】 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三:“立忠信男儿志四方,居王佐丹扆定八方, 抚万姓, 定边疆。”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五回:“妾闻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君壮年不出图仕, 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?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