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震天撼地 |
释义 | 震天撼地zhèn tiān hàn dì 【词源】 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呜呼哀哉!于时天震地骇,崩山陨霜。” 【词由】 三国时魏太祖曹操死了以后,曹丕嗣位做了魏王,称文皇帝。曹丕爱好文学, 且天资聪明,博闻强记, 下笔成章, 著有千余篇作品。嗣位后, 他东征西讨, 基本上统一了中国。到了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 年仅四十岁的曹丕因病而死。他的弟弟鄄城侯曹植特地为他写了一篇悼念文章, 叙述曹丕死时天震地动, 山陵崩裂, 夏天有霜,百姓号陶, 万国悲伤, 有如死了自己的父母等情景。 【词义】 震动天地。撼: 摇动。形容某件事的出现使人震惊。也形容某件事、某项运动的声势很大。原作“天震地骇”, 亦作“震天动地” 【书证】 北魏·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涛涌波襄, 雷渀电洩, 震天动地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:“二县百姓号哭之声, 震天动地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