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面壁功深
释义
面壁功深miàn bì gōng shēn

【词源】 宋·释·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:“寓止于嵩山少林寺,面壁而坐,终日默然,人莫之测,谓之壁观婆罗门。”

【词由】 南北朝梁武帝时,有个高僧名叫菩提达摩。他远渡重洋,从印度来到中国讲学。菩提达摩途经广州,来到南朝梁的都城建业(今南京市)。由于同梁武帝面谈不契,遂渡江北上,最后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住了下来。达摩大师在少林寺整天整夜地面对一块石壁而坐,一言不发。人们谁也不知道他的秘密何在。就这样,达摩一直坚持了九年之久,最后坐在石壁前而亡,终于开创了我国佛教中的一大宗派, 成为禅宗的始祖。少林寺的教徒为了纪念这位禅师,表彰他的刻苦精神,在少林寺内为他建立了“面壁庵”。“面壁功深”成语就是从这件事概括而来。

【词义】 和尚面对墙壁默坐静修, 道行很深。后人常用它来比喻勤奋、刻苦, 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诣。简作“面壁”。

【书证】 宋·陈师道 《请月长老再住荐福疏》:“守株待兔, 虽达者之不为; 面壁磨砖, 亦古今之常事。”周恩来《大江歌罢掉头东》诗:“面壁十年图破壁, 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20:22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