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声音笑貌 |
释义 | 声音笑貌shēng yīn xiào mào 【词源】 《孟子·娄离上》:“孟子曰:‘恭者不侮人,俭者不夺人。侮夺人之君,惟恐不顺焉,恶得为恭俭。恭俭,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。” 【词由】 有一次,孟子见他的学生聚在一块争论不休,他悄悄地坐在一边细听,原来这班学生在争论对谦恭、俭省的看法。有的说,谦恭的人说话有分寸,态度和蔼;有的说,俭省的人爱惜财物,一副可怜相。他们各执己见,谁也说服不了谁,就向孟子请教。孟子说:“谦恭的人从不欺侮人,俭省的人从不侵夺人。要想欺侮、侵夺人的人,就唯恐人家不顺从他。这种人尽管言谈谦虚,慈眉善目,又怎么能算得谦恭、俭省呢?要做到谦恭、俭省,难道能专在音容笑貌上下工夫吗?” 【词义】 和言悦色,指人的言谈、表情。 【书证】 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》卷四:“局中诸公,性情心术,声音笑貌,一一如绘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