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佶屈聱牙 |
释义 | 佶屈聱牙jí qū áo yá 【词源】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上规姚姒,浑浑无涯,《周诰》、《殷盘》,佶屈聱牙,《春秋》谨严,《左氏》浮夸,《易》奇而法,《诗》正而葩。” 【词由】 国子先生教学生要勤奋学习,有的学生认为学业再高又有什么用呢?用国子先生本身的事例来说明。他说:“你先生好书读得很多了,文章也写得很好。你读了这许多书:舜时的《虞书》、《尧典》,禹时的《夏书》、《禹贡》。这些书,内容博大精深;周公所作的《周诰》,殷商时的《商书》、“盘庚”。这些书,艰涩难读,你都读通了。对于《春秋》的严谨,《左传》的铺陈,《易》的奇而又法,《诗经》的纯正而又瑰丽,你也学到了。然而你又怎样呢?你的妻儿还不是寒号、饥啼吗?” 【词义】 文章写得艰涩得很,读起来很拗口,不好读。佶屈:屈曲,曲折;聱牙:不顺口。 书证,邹韬奋《经历·课外阅读》:“有些文字, 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, 写得佶屈聱牙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