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唾面自干 |
释义 |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【词源】 《新唐书·娄师德传》:“其弟守代州,辞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'人有唾面,洁之乃已。’师德曰:‘未也,洁之,是违其怒,正使自干耳。’” 【词由】 娄师德的弟弟将要去代州赴任。临行前,娄师德担心他与人理论是非,丢官惹祸,于是告诫说:“凡事要多加忍耐,切勿恃强气傲与人争斗,和为贵,忍为高。”他的弟弟恭敬地回答说:“哥哥,你的话是金玉良言,我一定牢牢记在心间,绝不与人发生纠纷,对人对事一定做到忍让,就是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,我把它擦干就是了。”娄师德对弟弟的回答还不够满意,接着说:“不行,你把唾沫擦干了,就违反了别人大怒的原意,应该让唾沫自己干。”其弟连忙回答说:“对!我一定这样去做。” 【词义】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,不擦掉而让它自己干。形容受了侮辱极度容忍,不与人计较。 【书证】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八回:“唐敖道:‘若讲能够忍耐的,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娄师德了:他告诉兄弟,教他唾面自干。’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七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两伤》:“由这情形,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,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,唾面自干之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