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举一废百 |
释义 | 举一废百jǔ yī fèi bǎi 【词源】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杨子取为我, 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墨子兼爱, 摩顶放踵, 利天下为之。子莫执中, 执中为近之,执中无权, 犹执一也。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,举一而废百也。’” 【词由】 孟子是继孔子以后的一代儒家大师, 对于儒家以外的学说都视为异端。战国时, 各种学说蜂起。其中就有墨子的兼爱主义, 杨子的为我主义, 子莫的执中主义。对这三个人的观点、主张,孟子都是反对的。孟子说:“杨子专求自己的利益, 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, 他都不做。墨子和杨子正好相反, 一天到晚, 他一身从头顶到脚跟, 专门做有利天下的事。而子莫呢, 他就来一个执中, 既不太顾自己, 又不太为他人。这有点近乎人情。但也要权衡一下, 如果对什么事都来个执中, 实际上也就偏于一面。我所以厌恶这偏于一面,因为他害了正道,把偏于一面看成是正理, 恰恰是把许多正理舍弃掉。” 【词义】 抓住一个方面, 把许多方面都废弃掉。形容行事的举措不当。【书证】 明·归有光《上总制书》:“有忧国忧民之深念者, 恐不当若是之举一而废百也。”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 “其如举一废百, 当从者寡, 当违者众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