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鲁鱼亥豕 |
释义 |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 【词源】 《孔子家语·上十二弟子解》”“卜商反卫,见读史志者,云:晋师伐秦,三豕渡河。子夏曰:非也,己亥耳。于是卫以子夏为圣。”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。有读史记者,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“已”与“三”相近,“豕”与“亥”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:‘晋师己亥涉河也。’” 【词由】 孔子的学生子夏到晋国去,经过卫国时,听见有人在读历史,读成“晋师三豕涉河”。子夏听了,就说:读得不对呀,怎么晋国军队有三只猪渡河呢?恐怕不是“三豕涉河”,而是“己亥涉河”吧?因为,古文写法,“己亥”和“三豕”相象。这里说的是“己亥”这个日子,而不是什么三只猪。子夏到了晋国一问,果然是“己亥”而不是什么“三豕”。 【词义】 把“鲁”写成“鱼”,把“亥”读作“豕”。形容文字上出现错别字而且错得很可笑的情况。 【书证】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那雪芹先生笑道:‘说你空空,原来肚里果然空空!既是“假语村言”,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,乐得与二三同志,酒余饭饱,雨夕灯窗,同消寂寞,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。’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