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卧不安席 |
释义 | 卧不安席wò bù ān xí 【词源】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 “寡人卧不安席, 食不甘味, 心摇摇如悬旌, 而无所终薄。” 【词由】 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游说之士, 推行合纵的理论。有一次, 他为赵国去游说楚威王, 希图让楚国与燕、赵、韩、魏、齐、卫联合起来对付秦国。他对楚说:“楚国在地利人和方面, 有许多可以抗秦的有利条件。大王是想割地以事秦, 还是想联合弱国共同抗秦?”楚王默不作声。接着苏秦说明了来意:“我是奉赵王之命前来献计的, 何去何从望大王三思。”楚王才说:“我们楚国西与秦国接壤, 秦有攻占巴蜀、并吞汉中的狼子野心, 它是我们的敌人, 无疑不能和它友好; 韩、魏受秦国胁迫, 也极不安全。我也曾估量过: 拿楚国的力量去抵挡秦国是难以取胜的。为此, 我睡也睡不着觉, 吃饭也没味。我的心就象在空中随风飘荡, 摇摇晃晃始终停不下来。只要联合起来, 能安诸侯,存危国, 我一定奉社稷以从。”苏秦终于说服了楚威王。 【词义】 不能安安稳稳地睡在床铺上。形容心事重重,睡觉也不安稳。亦作“卧不安枕”。 【书证】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 “寡人闻之, 卧不安枕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