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攀龙附凤 |
释义 | 攀龙附凤pān lóng fù fèng 【词源】 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攀龙鳞,附凤翼。”又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舞阳鼓刀,滕公厩驺,颍明商贩,曲周庸夫。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” 【词由】 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,原是沛县(今属江苏)泗水的亭长。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9年),天下不堪秦朝暴政,爆发了陈胜、吴广农民大起义。刘邦趁机起兵于沛县。那时,他的得力助手中,大都也是微贱出身,如刘邦的连襟樊哙原是个卖狗肉的,夏侯婴原是个马夫,灌婴是个小商贩,郦商原是个普通人。后来,这帮人为刘邦攻城略地,攻占咸阳,推翻秦朝统治,以及在长达五年的楚汉争战中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也正因为这帮人辅佐了刘邦,因此在刘邦建立了汉朝,当上了皇帝后,他们都获得了封侯之赏。于是《汉书》的作者在“叙传”中评论道:“他们虽是狗屠、马夫、商贩等微贱出身,却攀附了贵人刘邦,得以在天街上并驾而行,享有高官厚禄。” 【词义】 依附龙、凤。攀:依附。龙、凤:指帝王和显贵。比喻讨好或投靠有权势的人。 【书证】 唐·杜甫《洗兵马》:“攀龙附凤势莫当,天下尽化为侯王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方今天下分崩,英雄并起,各霸一方,四海才德之士,舍生亡死而事其上者,皆欲攀龙附凤,建立功名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