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沾沾自喜 |
释义 | 沾沾自喜zhān zhān zì xǐ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 沾沾自喜耳。多易,难以为相。” 【词由】 西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一个堂侄, 名叫窦婴。景帝三年 (公元前154年),吴、楚等七个诸侯国串联一起, 反抗汉朝的中央政权。为了平定叛乱, 汉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, 赏赐他黄金千斤。窦婴把皇帝的赏赐犒劳了将士, 和周亚夫将军一起平息了叛乱。窦婴也因此被景帝封为魏其侯。窦太后多次劝景帝免去庸碌无为的丞相刘舍, 而封窦婴为丞相, 可景帝总是不同意。他对太后说:“魏其这个人, 平时总摆出一付洋洋得意的样子, 处理事情轻浮草率, 实在是担当不了这一重任的。” 【词义】 形容自以为是而洋洋得意。沾沾: 洋洋自得的样子。 【书证】 茅盾《子夜》五:“然而象他那样的人, 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, 就此满足。”老舍《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》:“当然, 一本真正优秀的作品的确是个有价值的贡献, 尽管一生只写过这么一本, 功绩也不可抹杀。但是, 作家自己却不该因此而抱定‘一本书主义’,沾沾自喜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