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尺布斗粟
释义
尺布斗粟chǐ bù dǒu sù

【词源】 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民有作歌,歌淮南厉王曰:‘一尺布,尚可缝; 一斗粟, 尚可舂。兄弟二人, 不能相容。’ ”

【词由】 汉文帝有个弟弟叫刘长, 被封为淮南王。他想当皇帝, 就起兵谋反, 但很快就被平定了。抓住了刘长就解往蜀郡严道县。在押送路上, 刘长不吃不喝, 死在途中了。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, 就编了一首民谣唱起来。民谣说: 一尺布, 还可以共缝而成衣; 一斗粟, 还可以在一个石臼里被舂而成米。同胞兄弟两个人, 怎么都不能相互容存呢?”

【词义】 一尺之布能共衣, 一斗之粟能共食。尺布: 一尺之布; 斗粟:一斗之粟。比喻兄弟之间不和到了互不相容的地步。

【书证】 《汉书音义》:“尺布斗粟, 犹尚不弃, 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? 瓒曰:‘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, 一斗粟尚可春而共食, 况以天下之广, 而不能相容。’”《晋书, 王济传》: “尺布斗粟之谣, 常为陛下耻之。” 南朝·宋·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 “武子曰:‘尺布斗粟之谣, 常为陛耻之。它人能令疏亲, 臣不能使亲疏, 以此愧陛下。’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0:13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