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排难解纷 |
释义 | 排难解纷pái nán jiě fēn 【词源】 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鲁连笑曰:‘所贵于天下之士者,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。即有所取者,是商贾之人也, 仲连不忍为也。’” 【词由】 战国时,秦军有一次围困了赵国国都邯郸,赵王向魏国求援。魏王派晋鄙率兵救赵,却不敢同秦兵交战。魏王又派辛垣衍为使臣,去劝说赵王向秦国屈服。这时,齐国人鲁仲连(即鲁连)正访问邯郸,听到了这“屈服”的消息,立刻去求见赵相平原君和辛垣衍。鲁仲连列举历史事实,分析当时形势,严斥“尊之为帝”的谬论,指出屈服的严重后果,使辛垣衍听了也受感动,当即表示坚决放弃妥协政策。秦军得知这一信息,为了防止意外,即刻退兵五十里。同时,魏国的信陵君杀了晋鄙,驰援救赵,邯郸就解围了。事后,平原君准备给鲁仲连封地,送他千金,他一概不受,笑笑说:“天下之士之所以高贵,是因为他们替人排难解纷而不取报酬。如果想要报酬,这不就成了商人?我不忍心这样做。” 【词义】 替别人排除危难,调解纠纷。 【书证】 宋·司马光《司马温公文集·答孔文仲司户书》:“夫国有诸侯之事,而能端委束带,与宾客言,以排难解纷,徇国家之急。”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设计》:“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,何足为奇!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