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待价而沽 |
释义 | 待价而沽dài jià ér gū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 韫 【词由】 孔子曾多次周游列国, 但都没有受到重用。为此,他曾感慨过,甚至发过牢骚,发恨不做官。其实,他的门生心里是有数的, 知道孔子还是抱着希望的。所以有一天, 子贡向他提了个问题:“假如这里有一块美玉, 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好呢, 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出去好呢?”孔子一听, 意识到门生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, 便毫不迟疑地回答说:“卖掉它! 卖掉它! 我正等待着识货的人呢!” 【词义】 等待好价钱出卖。沽: 卖。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重用。今还有用以比喻工作上的讨价还价。 【书证】 《书言故事·金宝类》:“待时而动, 曰待价而沽。”唐弢《拍卖文明》: “文明要待价而沽, 然而也可以减价拍卖的。”徐迟《牡丹》:“她看姚黄凤头正健, 是一枝摇钱树。奇货可居, 应该待价而沽, 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