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形迹可疑 |
释义 | 形迹可疑xíng jī kě yí 【词源】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房文淑》:“邓急起,追问之,门未启,而女已杳。骇极,始悟其非人也。邓以形迹可疑,故亦不敢告人,托之归宁而已。” 【词由】 开封有一个人叫邓成德,游学到了兗州,住在一座庙里,好几天都看见一个艳绝的少妇来焚香叩拜。他动了心,便要求欢于她。她提出到她舅舅家去,没有别人,也不会被外人知道。邓成德同意了。一住几年,生了一个儿子。她说要走了,并说还要把儿子带走。邓坚不同意,但女的仍然离他而去。邓追到门口,门没有开,而女的已不见踪影。邓怕极了,才有悟到她不是人。因为女的形迹可疑,所以也不敢告诉别人。 【词义】 举止行动、貌态神情令人怀疑。形:形貌;迹:迹象。指一个人的表现不正常。 【书证】 鲁迅《两地书》十一:“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,确有点过火,但也是他形迹可疑所致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