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作壁上观 |
释义 | 作壁上观zuò bì shàng guān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诸侯将军救鉅鹿下者十余壁, 莫敢纵兵。及楚击秦, 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 【词由】 秦朝末年, 各国诸侯乘暴秦政局混乱的机会, 纷纷起兵反叛秦朝。由于秦国兵力一度仍很强大,各国诸侯都还不敢单独和秦兵交战, 只有楚军的实力雄冠诸侯。公元前208年, 定陶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) 一战, 楚将项梁取得了胜利。但不久因骄傲轻敌, 被秦将章邯引援兵击败, 项梁亦战死。章邯乘胜围攻赵国的鉅鹿。诸侯合力援救鉅鹿, 军队驻扎的营垒有十几座, 军威不可说不盛。可只有楚将项羽引兵渡河, 破釜沉舟, 一以当十, 冲锋陷阵, 力克秦军, 而其他诸侯的将领都畏怯不前, 只站在营垒的高墙上看着。 【词义】 双方交战时自己只站在壁垒上观望,不介入任何一方。壁:营寨周围的高墙。比喻袖手旁观,置身于事外。 【书证】 鲁迅《两地书》七:“年假中及以前,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,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,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