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一字之师 |
释义 | 一字之师yī zì zhī shī 【词源】 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:“郑谷改僧齐己《早梅》诗:‘数枝开’作‘一枝开’,齐己下拜,人以谷为一字师。” 【词由】 唐朝有个名叫齐己的和尚,很喜欢写诗。他作诗态度严谨,诗写成后,仔细琢磨,反复推敲,虚心请教他人。有一次,他写了一首五言诗,题名为《早梅》。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、生动,就去请教他的朋友郑谷。郑谷把诗中的“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”这两句反复看了几遍之后说:“‘数枝’不足以点明‘早’的意思,不如改为‘一枝’”。齐己听了非常佩服,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。于是“人们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”。 【词义】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 经旁人改换一字后更为完美, 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 【书证】 胡华等《鞠躬尽瘁, 赤胆忠心——学习吴玉章同志的高尚革命品德》:“对于这件事, 吴老异常感慨, 经常讲, 中国古人有所谓一字之师, 这位小服务员就是他的‘一字之师’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