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造谣生事 |
释义 | 造谣生事zào yáo shēng shì 【词源】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为我造之,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武。” 【词由】 孔子与盗跖的兄长柳下季是朋友。盗跖,有从者九千人,横行天下,贪得忘亲,不顾父母兄弟,不祭先祖……人们深受其苦。有一次,孔子对柳下季说:“你这当兄长的教育不好盗跖,我都替你感到羞耻。表示并愿意去劝说盗跖。柳说:“盗跖这个人,是非常顽固的,如果你的劝告顺从了他,就会高兴;不顺就会发怒,会侮辱你。你无论如何不去为好。”孔子不听,叫颜回、子贡一起陪同去找盗跖。盗跖听说孔子来求见,怒发上冲冠,说:他是鲁国的伪君子。他既不会种田,又不会织布,喜欢摇唇鼓舌,乱讲乱说,造谣生事,是个罪大恶重之人。叫他赶快回去,否则, 我会吃他的肝的。 【词义】 编造谣言以挑起事端。谣:谣言。亦作“造言生事”。 【书证】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回:“加以这些武童, 常常都聚在一处, 不是茶坊, 便是酒店, 三五成众, 造言生事。”《鲁迅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造谣生事,害人卖友,几乎视若当然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