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春秋无义战 |
释义 | 春秋无义战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【词源】 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春秋无义战。彼善于此, 则有之矣。征者上伐下也, 敌国不相征也。’” 【词由】 有一天, 公孙丑问孟子: 梁惠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孟子回答说: 是一个不行仁政的人。他总是强迫他的老百姓去打仗, 结果是许多百姓死在战场上。谈了梁惠王这一点,孟子很有感慨地说:“春秋时代就没有一次是正义的战争。不过相比较而言,有的这一个国理由多一点,有的是那一个国有道理一些。所谓义战,只有征讨才可以算,而征讨是帝王的事。国与国之间打仗,有什么征讨可言呢? 【词义】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春秋: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,公元前722到公元前476年。后用来表示非正义的战争。 【书证】 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古人说:‘春秋无义战。’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,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