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真知灼见
释义
真知灼见zhēn zhī zhuó jiàn

【词源】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真知灼见者,尚且有误,何况其他!”

【词由】 宋神宗时的名儒苏轼(号东坡),这个人天资高妙,过目成诵,出口成章。他在宰相王安石门下时,王安石十分器重他。可他自恃聪明,喜爱挑剔。有一次,他看了王安石《咏菊》诗中的两句: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。”他认为这两句诗都是乱道瞎说,理由是:黄花(即菊花)敢与秋霜挑战,最能耐久,老来只会焦干枯烂,不会落瓣。说“吹落黄花满地金”,岂不是错了。于是马上写了“秋花不比春花落,说与诗人仔细吟”两句,王安石看后,将他革职调任黄州当个小小的团练副使。苏轼到了黄州,不久,真的看到黄州菊花凋落时似满地铺金,心里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:“小弟初然被谪(黄州),只道荆公(王安石)恨我揭其短处,公报私仇。谁知他到不错,我到错了。真知灼见者,尚且有误,何况其他!吾辈切记,不可轻易说人笑人,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。”

【词义】 正确的认识,透彻的见解。真:真实、正确。灼:明白、透彻。

【书证】 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顾炎武》:“多骑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真知灼见者哉!”秦牧《中国红场的旗帜》:“这是多么灵验的科学预言,多么宝贵的真知灼见!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9:23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