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折臂三公 |
释义 | 折臂三公zhé bì sān gōng 【词源】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术解》: “人有相羊祜父墓, 后应出受命君。祜恶其言, 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。相立视之, 曰:‘犹应出折臂三公。”俄而祜坠马折臂, 位果至公。” 【词由】 晋朝有个人叫羊祜。他父亲死后墓葬了, 有一个相命的人看了这坟墓的风水, 说主人家会有凶险。羊祜对相命人的话十分反感,就在墓后挖掘了土石, 以破坏坟墓座落的形势。这时相命人瞧着掘土的人又说: 以后主人家会出个折臂三公啊。后来, 羊祜的一个聪明可爱的才只五六岁的儿子死了; 羊祜当时是襄阳的都督, 一次外出骑马落地, 把手臂都跌断了。折断手臂, 意味着羊祜的尽责, 所以后来朝廷真的提升他为公卿了。 【词义】 指晋代羊祜坠马折臂。折:折断。臂: 手臂。后来位至公卿,故称折臂三公。 【书证】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》诗: “上车著作应来向, 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