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巧取豪夺
释义
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

【词源】 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
【词由】 宋代襄阳有个书画家叫米芾(fu),也称米南宫,他有很高的临摹本领。为了弄到名画名帖,他常常采用欺骗手段。他在涟水的时候,借了一幅松牛图来描摹后,将真品留下,拿摹本还给主人,三个月之后,物主才发现米芾还来的不是原本。米芾问物主:“你怎么认出不是原本呢?”物主说:“原本的牛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,而你还我的没有。”尽管如此,米芾的欺骗手段常常得逞。有一次,米芾在船上遇到了一个书画爱好者蔡攸,他有王羲之的真笔字帖。米芾一见,就拿一幅好画与蔡攸交换。蔡攸不肯,米芾急得直叫,还攀着船沿,以投河自尽来威胁别人。蔡攸为难了,只好把字帖换给了米芾。

【词义】 用巧妙的手段去骗取,用蛮横的手段去强夺。巧取:耍弄各种花招来骗取。豪夺:强占。

【书证】 鲁迅《而已集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:“因为天位从裨让,即巧取豪夺而来,若主张以忠治天下,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。”闻一多《关于儒、道、土匪》:“‘巧取豪夺’这成语,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‘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’来说明吗?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1:10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