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吹毛求疵 |
释义 |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 【词源】 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寄治乱于法术, 托是非于赏罚, 属轻重于权衡。不逆天理, 不伤情性, 不吹毛而求小疵, 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 【词由】 韩非子是法家, 他是主张以法治天下的。当然不是孤立地一味地以法来治, 还要辅之以术。要把法和术结合起来。而要能这样, 就要有识大体, 顾全局的胸怀。对于一切人和事, 要能宽则宽。不要做违反天理, 伤害情性的事。不要吹起毛来寻找皮肤上有没有小毛病,不要把遮掩的东西洗掉而去找不必要发现的毛病。 【词义】 吹开皮上的细毛, 去细找身体的小毛病。求:寻找; 疵: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, 硬找出差错来, 这是苛刻待人的态度。 【书证】 《汉书·中山靖王传》:“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,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 使证其君。”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一:“若吹毛求疵, 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”何其芳 《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》: “我也可以宣布: 一不是为了否定或轻视新民歌, 二不是对新民歌吹毛求疵,一切的一切, 都仅仅为了这是事实而已。”鲁迅《〈奔流〉编校后记》:“这种小错误不必吹毛求疵般斤斤计较, 不过《奔流》既然如此地分得明白, 那末译而曰作, 似乎颇有掠美之嫌, 故敢代为宣布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