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临事而惧 |
释义 | 临事而惧lín shì ér jù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路曰: ‘子行三军, 则谁与?’ 子曰:‘暴虎冯河, 死而无悔者, 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 好谋而成者也。’” 词由, 有一次, 孔子赞美颜渊说:“天下用我, 我就把正理实行出来, 不用呢, 就把正理藏在心头了。能这样做的, 只有我和你啊!”子路听了不服气, 就对孔子说:“假如你要带领三万多兵去打仗, 那末你要那个同去呢?”孔子说:“假如空手能捉住老虎, 赤脚能走过大河,这样的人我是不许他同去的。我要同去的是这样的人: 遇到问题能慎重地考虑, 想出好的办法来, 然后把事情做得很好。” 【词义】 遇事谨慎处理。临: 碰到,遭遇; 惧: 戒惧, 谨慎。 【书证】 《三国志·魏志·辛毗传》:“方今天下新定, 土广民稀。夫庙算而后出军, 犹临事而惧。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, 臣诚未见其利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