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三战三北
释义
三战三北sān zhàn sān běi

【词源】 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师大北。越之左军右军,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之于没。又郊败之。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

【词由】 春秋时代,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夺霸主,常常挑起事端,连年战争不断。有一次,吴越之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,吴军被越军打得大败。越军的左右两路军,乘胜渡过河去,紧紧地追击吴军。两军在没地又摆开了战场,越军锐不可挡,吴军则惊魂未定,又吃了败仗。越军一直追到吴国都城的郊外,再次击败了吴军的残兵败将。吴军三战三败,退进城去,越军一直打到吴都的城下。

【词义】 打了三仗,吃了三次败仗。北:败逃。形容屡吃败仗。韦昭注:“军败奔走曰北。北,古之背字。”

【书证】 清·黄遵宪《度辽将军歌》:“待彼三战三北余,试我七纵七擒计。两军相接战甫交,纷纷鸟散空营逃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8:55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