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三思而行 |
释义 | 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 【词由】 春秋鲁襄公时, 鲁国有个元老叫季文子, 官拜大夫。季文子一向为人慎重, 说话做事素来谨慎,因此,处理事务比较稳重。正因为如此,季文子从鲁文公到鲁宣公、鲁成公、直至鲁襄公,一直担任大夫的官职。在鲁襄公五年,季文子不幸逝世了,人们悼念他,赞美他,说:“季文子遇事总要反复深思熟虑,认为可以这样做了,才开始处理。” 【词义】 反复思考后才去行动。三:多次,反复。 【书证】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你也合三思而行,再思可矣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这十两银子,你做经纪的人,积攒不易,还要三思而行。”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三○:“终身大事也应该三思而行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