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鹿死不择荫
释义
鹿死不择荫lù sǐ bù zé yìn

【词源】 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: ‘畏首畏尾, 身其余几?’又曰: 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 德则其人也; 不德则其鹿也。”

【词由】 春秋时, 郑国是一个小国,南依附楚, 西也不敢得罪晋。有一次晋灵公在扈会合诸侯, 郑穆公没有参加。晋国就认为郑对晋怀有二心, 倾向楚了。郑公子子家就给主持晋国朝政的赵宣子写了封信, 述说郑国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。信中说:“郑事晋十分尽心了,还免不了受到晋的谴责。如果你晋国仍不满意, 我郑国即便灭亡, 也不能对晋更有敬重的了。既怕头又怕尾, 一身之间还有多少不可怕的呢? 鹿被猎人追赶, 为了活命, 急忙中就不选择庇护的场所。如果晋对郑施行恩德, 那么郑国就可堂堂正正地做人, 如果晋不以德待郑,郑也就免不了成为鹿了。”

【词义】 鹿到了快要死时, 不选择荫蔽的地方。荫: 原作“音”荫蔽的地方。比喻情况危急时, 也就不能考虑得那么多了。

【书证】 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臣虽污秽, 廉挈无闻, 今见覆没, 耻痛实深。传称‘鹿死不择音’, 谨胃昧略上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5:10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