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跋前踬后 |
释义 |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【词源】 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 狼跋其尾, 载疐其尾。载跋其胡。公孙肤, 公孙硕肤。赤舄几几。德音不瑕。” 【词由】 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是一首讽刺诗, 诗人将不劳而获, 靠搜刮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的统治者比做老狼, 嘲笑他步态丑笨,进退困窘。诗的大意是: 老狼踩着脖子底下耷拉皮, 老狼踩着它的长尾巴, 又把它的尾巴踩。又踩着脖子底下皮耷拉。这位公孙大肚皮呀, 这位公孙大肚皮呀, 穿着大红勾勾鞋, 他的名声可不佳。 【词义】 老狼往前走就会踩着它的胡(下巴下面垂着的肉),往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。跋:踩,践踏; 踬(疐):绊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 【书证】 唐·韩愈《昌黎先生集·进学解》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 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 动辄得咎。”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无事之时, 望影藏匿, 跋前踬后,日不聊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