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耳食之言 |
释义 | 耳食之言ěr shí zhī yán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 见秦在帝位日浅, 不察其终始, 因举而笑之, 不敢道, 此与以耳目无异。” 【词由】 司马迁在这篇序里, 批评了这样的学者:“俗学浅识, 举而笑秦。”笑秦。这不是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。历史给了秦应有的地位, 司马迁认为:“作事者必于东南, 收功实者当于西北”。如: 禹兴于西羌,汤起于毫, 周在丰镐兴, 秦在雍州起。不能因秦的帝位时间短, 原来地处偏僻, 又焚书坑儒, 而笑它。 【词义】 以耳吃食, 谓不加审察, 轻易听信传闻。耳食:用耳朵吃东西,比喻不加思考而轻信无根据的话。《索隐》:“言俗学浅识, 举而笑秦,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。”亦作“耳食之谈”。 【书证】 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六:“此耳食之谈, 引经据断狱, 当不如是。”鲁迅《无常》:“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,但据耳食之谈,则在印度的佛经里,焰摩天是有的,牛首阿旁也有的, 都在地狱里做主任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