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纸上谈兵 |
释义 |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因以括为将,代廉颇。蔺相如曰:‘……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’赵王不听,遂将之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当。尝与其父奢言兵事,奢不能难,然不谓善。” 【词由】 战国末期,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年少时读过不少兵书。他父亲同他谈论用兵之道,那是滔滔不绝,连父亲也不能难倒,因此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。但赵奢一直没有称赞他,并告诉赵括的母亲,说这儿子没有实践经验,今后不能让他当大将。后来,秦国进攻赵国。老将廉颇采取掘壕坚守的战略,一拖三年,秦军给养困难,于是使用反间计,说“秦军只怕赵括当大将”。赵王听信了谗言,认为廉颇老了,即改派赵括为大将。当时,相国蔺相如、赵括的母亲都上疏劝阻,赵王坚持不听。赵括一到前方,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,照搬兵书上争取主动的条文,立即向秦军出击。结果,被秦军重重围困四十多天,最后赵括只得突围而逃。突围中,赵括中箭而死,四十万赵军也都做了俘虏。 【词义】 只能在纸面上空谈用兵打仗。比喻只会死啃书本,夸夸其谈而不切合实际。也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能成为实际。 【书证】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六回: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,却天天去纸上谈兵。”清·曾朴《孽湖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业,人人欢喜纸上谈兵,成了一时风尚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