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力挽狂澜 |
释义 | 力挽狂澜lì wǎn kuáng lán 【词源】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先生之业,可谓勤矣。抵制异端,攘斥佛老;补苴罅漏,张皇幽眇。寻坠绪之茫茫,独旁搜而远绍,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澜于既倒。” 【词由】 韩愈在文中虚构一个国子先生与弟子对话,讲述“进学”的道理,并表现作者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骚。弟子称赞国子先生有这样一段话:“先生于学业,可以算得上勤奋了。抵制异端,排斥佛老。补充儒学说不到的缺漏,阐发儒学的微言大义。寻求茫茫失传了的儒学之道,独自广征博搜,承续先哲,防堵百川泛滥而使均向东流,挽转已经倾泻的狂波再使之掉头。就是说,让百家学说都归于儒,拯救儒学的衰退局面。” 【词义】 全力使猛烈的波浪顺水而流。狂澜:猛烈的波浪。比喻以巨大的力量挽救、扭转险恶的局势。 【书证】 董必武《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》:“欲挽狂澜于既倒,不随流俗与同俗。存雄是谓能行健,合有春秋似大椿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